黎树式 教授

作者: 编辑: 时间:2025-09-06

一、基本情况

黎树式,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博士。

社会兼职:广西本科高校地理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西遥感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广西科技专家库专家,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广西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专家等。

二、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6年至今,北部湾大学任教;

2013年9月—2017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3年9月—2006年7月,南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9年9月—2003年7月,南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三、教学工作

主讲《海洋地理学》《海洋资源学》《海洋地质学》和《地理科学专业导论》等课程。

四、科研方向与业绩

主要方向为流域-河口陆海相互作用和海岸带综合管理。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结题1项,在研一项),主持结题省级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和横向项目若干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

(一)近期主持教研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部湾南流江三角洲潮滩响应热带气旋的动力地貌过程》(42366008),32万元,主持,在研,(2024.01.01-2027.12.30)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流江入海水沙通量响应热带气旋作用的变化过程》(41866001),41万元,主持,已结题,(2019.1-2022.12)

[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南流江响应热带气旋作用的入海水沙变化机制》(2018JJD150005),32万元,主持,已结题,(2019.1.1-2022.12.31);

[4]广西气候中心项目《广西北部湾台风预测及灾害评估》(2008001),主持,20万元,已结题,(2019.1-2020.12);

[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创新人才科研专项《响应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南流江三角洲演变过程研究》(桂科AD19245158),10万元,主持,已结题,(2020.1.1-2022.12.31);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沿岸人工海滩养护效应及动力地貌变化机制》(41376097),38万元,主要参与(排名第2),已结题,(2017.01-2020.12);

[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北部湾入海河流物质通量变化及其对河口湿地的影响研究》(2015GXNSFBA139207),5万元,主持,已结题,(2015.9.1-2018.6.10);

[8]广西海洋局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海域基础数据体系建设》(GXZC2016-G3-0794-KLZB),150万元,主持,已结题,(2016.06.27-2016.10.10);

[9]2015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广西北部湾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KY2015ZD133),主持,3万元,主持,已结题,(2015.1-2017.3);

(二)获得的科研奖励

曾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4项;荣获钦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钦州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钦州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等地厅级科研奖多项。

(三)出版的专著

[1]黎树式.广西北部湾河口海岸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1

[2]黎树式,戴志军.南流江现代水文-地貌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4

[3]黄鹄,戴志军,韦卫华,黎树式,等.广西海岛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12.

)发表的论文

[1]Lei Zhu, Guang Zhang Heng Zhang, Wenping Gong, Shushi Li*. Estimation of vertical transport timescales of sediment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J].Journal of Hydrology, 2024, 637.

[2]Li S, Yang X, Huang H, Liang X, Wang R and Feng B. Variations in 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Mountain-Type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Sea in the Past 60 years—Taking Nanliu River in Beibu Gulf as an Example [J].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2,10:913022.

[3]Gong W, Zhang G, Zhang H, Yu X, Zhu L, Li S*. The effects of mouth bar on salt intrusion in a partially mixed estuary, Journal of hydrology,2022,128261

[4]Li S, Dai Z, Mei X, et al. Dramatic variations in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from Nanliu River (China) to the Beibu Gulf during 1960s–2013[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7, 440: 12-23.

[5]杨夏玲,黎树式*,许珊珊,虞崇熙,潘洁.近60年来极端天气影响下南流江入海水沙变化[J].热带海洋学报,2023,42(04):91-103.

[6]王梦竹,许珊珊,黎树式*,等.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钦江近60年悬浮泥沙浓度变化[J/OL].热带海洋学报,1-13

[7] 黎树式,黄 鹄,戴志军,等.广西海岛岸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利用模式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16,34(3):437-448.

[8]黎树式,戴志军,葛振鹏,等.强潮海滩响应威马逊台风作用动力沉积过程研究[J].海洋工程,2017,35(3):89-98.

[9]朱文轩,黎树式*,冯炳斌,杨夏玲.基于“3S”技术的南流江采砂点时空分布特征[J].热带地理,2022,42(12):2076-2087.

[10]许珊珊,杨夏玲,黎树式*,等.北部湾钦江响应极端天气的水沙变化过程[J].热带地理,2023,43(11):2135-2145.

[11]朱文轩,梁志勇,黎树式,等.北部湾南流江洪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风险评估[J].水电能源科学,2023,41(06):78-81+86.

[12]许珊珊,杨夏玲,黎树式*,等.北部湾典型入海河流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4,44(4):298-308.

[13] 黎树式,黄鹄,戴志军,等.广西北部湾“流域-海岸-海湾”环境集成管理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12):55-59.

[14] 黎树式,戴志军,葛振鹏,等.北部湾北部生态环境灾害变化研究[J].灾害学,2014,29(4):43-47.

[15]王日明,吴天亮,曾庆鑫,黎树式*.区域森林植被覆盖率对其降水的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49,1(1)74-81.

)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

[1]黎树式;梁家海;佟智成;翁培耀;广西北部湾台风灾害损失预测系统V1,2021SR1626297,原始取得,全部权利,2020-10-12.

[2]梁喜幸;黎树式;戴志军;黄鹄;一种潮汐实时模拟装置,2021-1-1,中国,ZL 2020 2 2079523.3.

[3]梁喜幸;黎树式;戴志军;一种无人机电池充电安全监控管理台, 2021-1-1, 中国, ZL 2020 22063591.0.

[4]戴志军;梁喜幸;王日明;黎树式;顾靖华,潮滩微地貌动态变化检测装置,2021-10-11,中国,ZL2021 1 1182675.9.

[5]梁喜幸;杨万盛;戴志军;黎树式;王日明;冯帅;潮滩高程动态监测系统V1.0,2021SR1103709,原始取得,全部权利,2020-05-10.

[6]谢小魁;吕健春;黎树式;黄远林;韦世益;李井井;李岳东;廖开发;基于GIS空间数据制作遥感影像深度学习样本的优化方法,2021-4-20,中国,ZL2021 1 0421660.7

[7]梁喜幸;戴志军;黎树式;王日明;黄鹄;邢鹏威;潮滩湿地高程动态变化检测装备软件V1.0,2023SRO945715,原始取得,全部权利,2023-02-06

五、联系方式

地址:广西钦州市滨海新城滨海大道12号

电话:0777-2808122

邮箱:lishushi120@163.com

版权所有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广西钦州市滨海大道12号  邮编:535011

学校主页 | 教务处 | 学工处 |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