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张中秋,男,汉族,1989年1月,内蒙古赤峰人。
社会兼职:钦州市自然资源局专家库成员,钦州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钦州市国土资源利用与监测重点实验室成员。
职业资格证书: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经济(高级经济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
个人荣誉称号:钦州市第十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二、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7年9月—2011年6月,南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2011年9月—2014年6月,南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14年7月—2018年11月,钦州学院工作,专任教师;
2018年11月至今,北部湾大学工作,专任教师;
2022年9月至今,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
三、教学工作
主讲《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学》、《CAD制图》、《地图学》、《土地经济学》等课程;指导课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四、科研方向与业绩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国土综合整治方向的研究。项目方面,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市厅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4项、横向项目20余项。论文方面,在《生态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水土保持通报》、《生态经济》、《Sustainability》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成果奖方面,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3),获钦州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得各类省部级行业奖5项。专利方面,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8项,完成成果登记4项。成果转化方面,完成成果转化2项。执业资质方面,具有土地行业相关从业资格证书10余项,具备全国“三调”从业人员资质、土地复垦从业人员资质、土地规划从业人员资质和房地产估价从业人员资质。
(一)近期主持教研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属性机理及其城乡适配的多维测度研究,42301306,30万元,2024年1月至2026年12月(主持在研);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部湾‘山水林田湖海’关键性生态修复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多维测度与优化研究,21XGL015,20万元,2021年11月至 2024年11月(主持完成);
3.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国土资源保护与产业优化的协同机理与路径研究——以广西北部湾为例,20223633,8万元,2022年12月至 2024年12月(主持在研);
4.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2021ZJY1432,1万元,2021年12月至 2023年12月(主持完成);
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边际分析视角下广西城镇化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耦合发展研究,20CGL004,4万元,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主持完成);
6.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A类项目,5G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无人机+SPOC”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20JGA249,2万元,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主持完成);
7.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究,KY2016LX416,0.5万元,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主持完成);
(二)获得的科研奖励
1.不动产勘测中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2.03(排名第三);
2.基于PAS2050规范的土地整治碳排放定额测算方法及其应用,钦州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钦州市人民政府,2023.07(排名第一);
3. 新质生产力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模时空演进及门槛效应研究,“两山在北疆”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学会,2024.09(排名第一);
4. 广西土地整治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效益分析——基于LMDI模型,第八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2019.10(排名第一);
5.升降维思维指引下智慧城市数据采集中部分共性难题破解,八桂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西人工智能学会,2022.11(排名第九);
6.不动产勘测登记中的关键技术创新,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委员会, 2022.11(排名第七);
7.立体空间产权登记关键技术与应用创新,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2022.12(排名第八);
8.立体交叉防护技术在矢量数据版权保护中的应用创新,广西计算机学会成果奖,一等奖,广西计算机学会,2019.12(排名第八);
9.空间分析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广西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西测绘学会,2017.12(排名第二);
(三)发表的论文
[1]张中秋,张裕凤,胡宝清. 山水林田湖草健康发展时空异质性及其驱动力——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J]. 生态学报, 2024, 44 (12): 5140-5158. (北大中文核心,CSCD)
[2]张中秋,张裕凤,胡宝清. 时空视角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城镇化发展效应的耦合联动研究 [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4, 40 (01): 10-22. (北大中文核心)
[3]张中秋,张裕凤,张翔. 北部湾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 41 (04): 757-768. (北大中文核心,CSCD)
[4]张中秋,张裕凤.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属性图谱图像关系研究 [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3, 39 (11): 1427-1438. (北大中文核心)
[5]张中秋,张裕凤,韦金洪,等. 时空锥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交互效应 [J]. 水土保持通报, 2023, 43 (01): 184-195. (北大中文核心,CSCD)
[6] Zhang Z , Zhang Y , Zhang X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in the Beibu Gulf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a[J].Sustainability, 2024, 16(11),6114565. (SCI三区)
[7]张中秋,张裕凤,韦金洪,胡宝清,宋颖梅.时空锥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交互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01):184-195. (北大中文核心,CSCD)
[8]张中秋,劳燕玲,赵宁俊,韦金洪,胡宝清.广东省土地利用-碳减排-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22,42(01):250-258+266. (北大中文核心,CSCD)
[9]张中秋,劳燕玲,韦金洪,胡宝清.基于PAS2050规范的土地整治碳排放定额测算方法及其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06):190-200. (北大中文核心,CSCD)
[10]张中秋,劳燕玲,王莉莉等. 广西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耦合协调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03):320-332+365. (北大中文核心,CSCD)
[11]张中秋,劳燕玲,胡宝清,韦金洪.老少边山穷地区城镇化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耦合协调机制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06):882-893.(北大中文核心,CSCD)
[12]张中秋,劳燕玲,何彩珍,韦金洪,胡宝清.土地利用多功能机制及其耦合协调时空分异——以广西为例[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38(02):317-331.(北大中文核心,CSCD)
[13]张中秋,胡宝清,韦金洪.广西土地整治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效益分析——基于LMDI模型[J].生态经济,2020,36(01):47-55.(北大中文核心)
[14]张中秋,胡宝清,张世康,韦金洪.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碳效应分析与测算——以广西为例[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36(06):744-756. (北大中文核心,CSCD)
[15]张中秋,胡宝清,李英,韦金洪.广西土地整治增长极及其驱动类型分析——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模型[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36(04):431-440. (北大中文核心,CSCD)
[16]张中秋,罗洁莲,劳燕玲,韦金洪,胡宝清.云南省“土地利用—碳减排—经济增长”因素间的联动分析——基于LMDI和Tapio模型[J].北部湾大学学报,2022,37(04):56-68.
[17]张中秋,吴冰,林俊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耕地多功能因子评估及时空演变分析[J].北部湾大学学报,2019,34(10):33-44.
[18]张中秋,杨玉婷,韦金洪.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8,33(10):54-61,76.
[19]张中秋,闫有喜,黄国军,韦金洪.钦州港填海造地的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J].大众科技,2018,20(07):19-22,27.
[20]张中秋,韦金洪.以奖代补土地整治项目合理度评价——基于钦北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目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7,34(01):30-38.
[21]张中秋,韦金洪.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土地整治项目评价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7,32(01):34-39.
[22]张中秋,胡宝清,韦金洪.基于能源与工料消耗的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与碳足迹[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07):1867-1872,1879.
[23]张中秋,胡宝清,韦金洪.基于生态文明的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与思路探析——以广西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08):53-58.
[24]张中秋,胡宝清.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能耗碳排放关联测度方法与应用——以南宁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09):207-211.(北大中文核心)
[25]张中秋,胡宝清.低碳背景下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广西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72-79,112.
[26]Youxi Yan,Zhongqiu Zhang,Chunling Wang,etal. Analysis of recent coastline evolution due to marine reclamation projects in the Qinzhou Bay[J].Polish Maritime Research,2017(94):188-194.(SCI三区)
(四)出版的著作、教材
著作:张中秋,黄远林. 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24年7月。
(五)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
1.张中秋等,一种表土堆放场面积的推算方法和表土剥离的施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910538956X), 第一完成人;
2.张中秋等,一种需求导向的土壤剥覆设计与工程量测算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9103587903),第一完成人;
3.张中秋等,耕作层土壤剥覆工程设计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编号(2020SR0122121),第一完成人;
4.张中秋等,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测算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编号(2021SR0306433),第一完成人;
5.张中秋等,地理科学野外实习虚拟仿真管理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编号(2021SR0544242),第一完成人;
6.张中秋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管理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编号(2022SR0295628),第一完成人;
7.张中秋,国土综合整治碳排放管理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编号(2023SR0266051),第一完成人;
8.张中秋,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修复与健康评价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编号(2023SR0266050),第一完成人;
9. 张中秋,项目教学虚拟仿真管理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编号(2023SR1451437),第一完成人;
10. 张中秋,空间生态修复管理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编号(2024SR0440639),第一完成人。
五、联系方式
地址:广西钦州市滨海新城滨海大道12号
电话:13471153252
邮箱:syzzq2008@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