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专业开展2023级学生植被土壤野外实习(三)——潮间绿踪:一场跨越海陆的生态见习

作者:温家禹 编辑:谢芝春 刘敏 时间:2025-05-08

为深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认知,探究红树植物的种类特征、生态适应性及其在海岸带保护中的作用,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于5月7日组织学生沿“孔雀湾公园—仙岛公园—龙门大桥—一号界碑—珍珠湾”路线开展实地考察。本次实习聚焦植被分布、土壤特性及人地关系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生态保护意识。

在孔雀湾公园,师生们不仅观察了红树林现场修复情况,还考察了海刀豆、马鞍藤、草海桐等高潮线以上的典型滨海植物,分析这些植被对盐碱环境的特殊适应机制。随后在仙岛公园,通过对白骨壤、秋茄及桐花等红树植物的观察,重点研究了其气生根、盐腺等特殊结构,深入了解红树林在潮间带环境中的生存策略。最后抵达珍珠湾,师生们深入红树林核心区,发现珍珠湾的红树林则发育更为成熟,树种更丰富,层次结构明显,具有更完善的生态功能。考察队伍途经龙门大桥至一号界碑时,重点评估了围垦、旅游开发等人为活动对植被的干扰程度。

本次实习将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通过近距离观察红树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和分布规律,同学们不仅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更深刻理解了滨海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的重要价值。地理科学专业将持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地理人才,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谢芝春老师孔雀湾公园讲解现场

版权所有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广西钦州市滨海大道12号  邮编:535011

学校主页 | 教务处 | 学工处 |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