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领航课程《地质学基础》精彩开讲
作者:李娜 编辑:杨利琼 刘敏 时间:2025-05-15
2025年5月15日上午,我院地理科学专业李娜老师于13-104教室成功开展领航项目《地质学基础》公开示范课。学校督导、学院不同专业教师及地理师范专业地理本241班全体同学参加活动。
本次课程主题为“浅说地震”,深度融合学习通平台学习、学术资料阅读、英文专业术语拓展、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创新教学形式带领学生探索地质科学奥秘。
课堂开始要求学生以“5和12”的手势圈出“地震”概念拍照上传学习通签到环节,教师借“5·12”手势引出每年的5月12日不仅是汶川地震十七年纪念日更是国家防震减灾日,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地震信息获取方法,普及在微信端和qq端第一时间获取地震信息的方法,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也在签到过程中能够团结协作。
教学中,教师通过“4W3H”的形式重塑课程教学内容,并强化地理是“时空”的学科,要注意“WHEN”地震时间周期性与“WHERE”空间规律性。依托学习通学习资料,学生自主探究我国地震发展历史,形成地震史观。结合图文课件,学生在讨论中获取地震的概念及基本组成要素,并能够分析地震要素影响下的地震破坏情况(烈度)。利用不同地震波传播对建筑物影响的实验,引导学生合作讨论陆震和海震哪个破坏性大,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完成知识到思维的应用迁移。此次公开课创新教学形式,融合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为课程建设提供范例,获师生高度认可。
课后,教学督导与听课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课程进行点评。督导专家肯定了课程在思政融合、英文教学方面的创新实践,同时提出宝贵建议。教学问题的设计可进一步参考布鲁姆目标分层理论,由浅入深设置“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阶梯式问题链,强化学生思维训练;在教学形式上,建议尝试翻转课堂模式,通过课前预习任务与课中深度探究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习自主性。李娜老师表示,将充分吸收建议,持续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此次公开示范课不仅是学院教学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更为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供了契机。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领航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助力高素质地理专业人才培养迈向新台阶。

李娜老师正在授课

学习通签到投屏展示

评课现场